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?

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?

来自9位诺奖得主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思考: 建议每位家长、同学都精读这些世界顶级探索者的教育理念,一定能打开你的思维,丰富你的人生。

1. 莫言(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)

成功的父母,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

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,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!有些人可能会说,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,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?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,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。

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——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,都是父母有意或无意培养出来的。

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,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在教,这就是“潜教育”,是比“显教育”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。

2. K.巴里.夏普莱斯(2022年、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)

保持好奇心,深入源头去探索

他强调两个观点:

1) 一切原动力都是来自于对自然的探索好奇心 2) 要勇于对“权威观点”提出质疑,通过学习其本质和规律去验证它。

“我从5岁持续到大学,都非常喜欢走到大海,捕鱼、观察海洋生物。

7岁的时候,我有一条小划桨船,还有一个发动机,就可以出海。我父母不太喜欢,但我从自然中学习。我很好奇这些生物都叫做什么,这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萌生好奇的起点。”

保持探索心,从事与兴趣爱好相关的职业,更容易获得成功,所以要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。

3. 卡尔.威曼(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)

主动提问,把有趣带进学习里

他创办了PhEt免费网站(有中文版),6-18岁中小学生均可观看互动。

他认为书本上的都是“死”知识,要学好理科,必须做到这三点

1) 不能死记硬背,要把知识变活,掌握背后的思维方式 2) 学习的过程要足够有趣,参杂很多生活情景,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3) 遇到问题时,要主动提问,并且及时解决

4. 穆罕默德.尤努斯(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)

以想象力去驱动,去发现生命的意义

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准备好工作的年轻人,而是培养准备好人生的年轻人。当你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时候,你可以决定你想成为怎样的人。就像在你跳入大海前,要知道大海是怎么样的,要选择怎样的方向,才能最终达到你想抵达的彼岸。

年轻人有巨大的能量,就像阿拉丁神灯的精灵一样。这一代的年轻人有机会以一种他们的方式创造世界。他们的想象力会引导他们。这与工作无关,与创造相关。

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教育允许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。这是一种教育的本质。

5. 费曼(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)

他在1981年接受BBC采访时,分享了父亲对他的影响。一位商人,也是费曼的科学启蒙老师。

父亲常让小费曼坐在他的膝上,给他念《大英百科全书》。有一次念到恐龙,书里说,“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,头有6英尺宽。”父亲停顿了念书,对费曼说,“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。这也就是说,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,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。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,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!”

就是这样,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,变成有实际意义的东西。

这些实例在一生中一直激励着费曼,使他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费曼就像是上瘾了——就像一个人在孩童时尝到什么甜头,就一直念念不忘。

6. John Goodenough(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)

大笑与幽默带来超强生命力

Goodenough教授因为他魔性的大笑声而出名。97岁高龄仍然能常常往返世界各地进行学术交流。

教授96岁时曾摔了一跤,把腰上的一根骨头摔断了,手术后两周就重新回到了办公室上班。

不管遇到什么挫折,大笑而过。这或许就是教授的处世哲学,帮助他成就了梦想,并成为他长寿健康与保持活力成就科学伟业的秘诀。

7. 雷格.塞门扎、威廉.凯林(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)

失败了,就从头开始!

“我导师曾说,科学当中重要的事情是每天的失败。但失败后,我不会灰心,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很重要的发现。”

凯林建议家长不要太强调分数,他直言自己就不是学霸,是大器晚成:“我就被哈佛拒收了,如果不能很早达到高峰,那就一步步努力提升自己。”塞门扎也认为,不管在哪里上学,总会有很多机会,关键在于能否为你所用。

8. 迈克尔.莱维特(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)

鼓励孩子大胆试错

“教育要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、大胆犯错,真正的科学往往在犯错中找到寻到真理之光。”一定要意识到“尝试”、“犯错”的重要性,因为在犯错过程中可以取得进展,错误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可进步之处。

世界在快速发展,信息洪流席卷每个个体。我们从不同来源接受信息,需要有质疑和辨别的能力——这就是学习的关键,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分辨真伪的能力。关键不是获得真理,而是有发掘、了解真理的能力。

“因此,尝试是非常必要的。每个人都想通过教育拥有完美人生,但完美人生不是标准化的,可以在不同方面实现更好的自己。”

9. 杨振宁(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)

把中学生送到美国去受教是危险的事。

因为美国整个社会,是一个放纵的社会。它的好处是容许一个人个性化发展,可走得太极端了。中国的孩子太年轻可能受同学的影响,可能堕落,这种堕落就是掉下去回不来的那种。

若成绩一般的孩子,让他们进入中国好的中学、好的大学,获得学士学位后,还继续想深造,再到美国读研究生,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,也是容易成功的捷径。